刘辩一看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,正是糜方,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哥了。
关于乘胜追击,刘辩并不是说没有想过,不过最终他的答案还是暂时的稳妥为主。
他可不想发生赤壁之战这样的事情。
那个时候曹操同样是士气如虹,大有要一统天下的趋势。
可是结果却是是因为赤壁之战的失败,从而导致了曹操的失败。
所以刘辩清楚既然自己已经是掌握了绝对的优势,然后就应该是开始稳扎稳打等了。
“曹操个孙权如今已经是困兽之斗,若是逼迫太盛,反而容易引起强烈反抗。”
“如今局势虽然稳定,可是战乱多年,百废待兴,不可操之过急。”
刘辩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,显然他这是拒绝了这个提议。
“陛下,所忧虑之事,自然无错,可是如今这大势,臣以为陛下还是考虑一番为好。”
此时自然也还是有人继续坚持的附和道。
刘辩没有继续理会,既然自己已经是做出了决定了,那么肯定是就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了。
“奉孝,你如何看待此事啊?”
刘辩没有回答他们而是将目光放在了郭嘉的身上。
这个时候当然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为他说话了。
不然的话,自己只是一味的拒绝的话,那么很容易就会被人认为是一言堂了。
在这个情绪高涨的时候,显然这是一件不可取的事情。
那么现在这个时候,谁最合适做这件事情呢,那么很显然,这个人自然就是郭嘉了。
郭嘉不仅功劳多,而且才能也是受到众人认可的。
“陛下,此时陛下大胜,局势于陛下有利,此时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。”
糜竺和糜方等人听了郭嘉这话后顿时就笑了,现在郭嘉都这么说的话。
那么这件事情,自然也就是十有八九的事情了。
“不过陛下所言,奉孝以为也是十分有道理。”
“所以臣觉得不如下旨,派人前去劝降,看看看孙权和曹操的反应会是如何。”
“劝降?”刘辩也是一愣,他当然是要郭嘉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说话了,没有想到他竟然说出了劝降的话。
这样的话倒是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。
如果孙权和曹操两个人愿意归顺投降的话,那么自然就是省去了很多的事情了。
而且如果孙权和曹操不愿意投降的话,那么这一切自然也就是不能够怪自己了,而且还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仁慈。
刘辩看了郭嘉一眼,也是不由得一叹,这主意不错,而且也是够损的。
郭嘉似乎是感受到了刘辩传达过来的意思,顿时也是咳嗽了几声表达出了自己的不适应。
“好,此事就依奉孝所言,先劝降,若是孙权和曹操愿意归顺,那么朕可以既往不咎。”
刘辩大手一挥,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。
其实刘辩心里也还是很渴望曹操还有孙权愿意投降的。
如果说他们两个人愿意投降的话,自己也就可以说是正式统一了这大汉天下了。
这样自己也就可以省去了这些南征北战的时候了。
“陛下,如今天下大势所趋,陛下统一天下指日可待,陛下需要早日定都,修建皇宫以安天下。”
曹操和孙权的事情暂时告了一个段落以后,荀彧此时却是看着刘辩开口提议道。
如今刘辩一直都是居于晋阳,也算是一个临时的都城了。
可是这里终究还是不是皇城,刘辩和他们现在所办公的地方,也都是原来的太守府。
如果说这是在之前的话,这一切那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,也没多大的影响。
可是如今不同了,刘辩大势所趋,那么就必须要修建皇宫定下都城了。
而那里将会成为这个重生的大汉的首脑,会成为大汉朝廷新的象征。
也将会是天下百姓都向往以及护卫的地方。
当然了,前提自然是在没有失去民心的情况下。
刘辩听了这话后,他自然也是明白。
如果说之前的话,他还可以推辞的话,那么现在肯定就是没有办法推辞了。
他当然明白这都城的重要性了。
“那不知诸位爱卿对于这皇城定都,有何意见啊?”
刘辩这一次没有直接拒绝了,相反刘辩也是开始询问众人的意思了。
“陛下,臣以为应还都洛阳,以安天下,以示陛下振兴大汉之功绩。”荀彧听了刘辩的话后同样也是第一个开口说道。
他原本还担心刘辩会和之前一样以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的理由给拒绝了。
现在刘辩并没有拒绝所以他当然是高兴了。
“陛下,臣有不同的看法,洛阳皇城已经是破败不堪,况且董卓之乱起于洛阳,臣以为还是定都长安为好。”
“李大人此言差矣,若是以董卓之言为依据,那董卓老贼还曾在长安称帝,此事又何解,此事岂不是也为不降?”
立即又有人开始反驳了起来,从而支持荀攸的提议。
“既然诸位都觉得长安和洛阳不详,那么干脆就定都晋阳,诸位大人以为如何?”这时候糜竺也是上前一步开口说道。
“陛下,不可,当初陛下前往晋阳,乃是无奈之举,此处不宜长久定都。”
“都城乃是关乎一朝之国运,一国之象征,还请陛下三思。”荀彧此时看着刘辩再次开口说道。
于是乎刘辩也就明白了其他人的看法了,定都修建皇宫,他们是统一意见的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